close

劇情揭露=====有,請尚未看完本劇的網友勿輕易讀取

老實說,當我看到四個小孩要求三田說


「三田さん、私たちのママになって」

三田小姐,請當我們的媽媽時

 

還蠻生氣的。

三田在阿須田家幫忙家務這段期間,當然與這家人有了一些感情連結,但是這都還不足以深厚到小孩子可以叫三田「媽媽」的程度。

如果說對阿須田家的四個小孩來說,媽媽就是會默默的掃地、煮飯、洗衣、維持家中清潔、有求必應的代名詞的話,那麼也難怪,阿須田家的媽媽在投水自殺之前,不會多為小孩子想一下,只是發了條簡訊給大女兒就自殺了。

因為這四個小孩對媽媽的看法,就是「免費」家政婦。

結果三田一改變態度,改以「媽媽」的立場去對待他們。這群小孩子立刻就覺得三田「好過份」!卻不曾自我反省,自己到底過不過份?

阿須田家的孩子們並不想要個「媽媽」,他們也不想和「媽媽」溝通,從第一集每個小孩對媽媽的反省可知,年紀最小的只要被要求不能挑食,就會叫媽媽去死,叛逆期的大兒子只會嫌媽媽囉唆,青春期的女兒只顧著談自己的戀愛,不想瞭解媽媽面對外遇的痛苦。

除了小兒子,這個家的唯一一位常識人就是小兒子海斗。

在姊姊戀愛潔癖發作強逼弟妹們跟她離家出走的時候,冷靜的提出「離家出走養育費該怎麼辦」的現實問題,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未來,該怎麼打算怎麼做。

看到孩子們去破壞自己阿姨的婚禮,逐出三田的時候,心很涼、也很複雜。可能因為自己也當了媽媽。自然對「媽媽」這個角色的定位比較敏感。但仔細想想,「媽媽」到底該是什麼樣的角色呢?

阿須田的孩子們會希望三田當媽媽,是因為三田的家務做得相當完美。

所以說,媽媽應該要是家務完美的。

阿須田的孩子們會希望三田當媽媽,甚至無視於自己父親的意願,逼迫父親趕快簽字(結婚證書),是因為這樣就不用擔心沒錢之後請不起三田了。

所以說,媽媽應該要是免費的。

媽媽不可以有情緒,不可以干涉小孩的自由。

最重要的是,媽媽與爸爸不相愛也無所謂。

三田與阿須田的爸爸之間,可說是連一丁點的火花也不曾擦出過,但孩子們卻為了急著要「迎入」小叮噹後母,居然逼著爸爸與三田結婚。可見對孩子們來說,父母之間相愛與否根本不重要。

即使之前為了父親外遇問題而鬧離家出走,但細究孩子們(尤其是反應最激烈的大姐)的爭點,都圍繞在「爸爸要拋棄我們與新歡走」這點,或是「爸爸不喜歡我」。而不是爸爸為什麼不愛媽媽了?或是、爸爸從來都不曾愛過媽媽嗎?多嚴重的自我中心啊!

但反過來說,孩子們的作為與表現、想法,卻也血淋淋的揭露了大眾普遍的看法。因此,這部戲才那麼地真實,那麼地引起迴響與共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mi 的頭像
    Umi

    且聽我瞎說~吾のたわ言を聞いてくれ~

    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