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 2007.09.02 
找不到頭路 一堆博士家裡蹲
韓國棟、林志成/台北報導

節錄小段文章於下


   全台博士生近三萬人

    教育部統計,九十五學年度的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共計一百卅多萬人,其中碩士生高達十六萬三五八五人,博士生將近三萬人;十年前,博士生人數約一萬人,教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坦承,這是很「恐怖」的事。

    國科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曾在民國九十一年公布資料,當時擁有博士學位者,八九%都有全職工作,其中近七成都在教育部門,例如在大學任教等。當時博士的年收入,多半為新台幣一百萬到一五○萬元;並有高達六五%的博士認為,其工作與所學非常相關,僅有二.四%認為相關性不高。擁有博士學位,卻在待業中者,僅○.七%。

    不少大學促管控名額

    如今情況不同,最新的博士就業調查尚未完成;但教育部說,已有不少大學校長向教育部反映研究生過量,應該管控。

    博士,最適合的工作是到大專院校任教,但大學教職有多競爭呢?興國管理學院校長黃俊杰說,該校今年聘請十一名專任教師,應徵者達近百人,多為國內外大學的博士,最後「獲選」的十一名師資,三分之二是國外名校的博士,其餘則是國內台大、政大和中正等國立名校的博士。




我只能說情況只會更糟。名校情節只會更嚴重。
為什麼?
今天立刻有人發文批判。


中國時報 2007.09.03 
博士滿街跑 孰令致之
雲台/北市(教師)

    日昨貴報大篇幅報導「流浪博士」的問題,連教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坦承,這是很「恐怖」的事。

    傳統士大夫觀念作祟,一個大學成績優異的學子,師長們大多予以繼續深造的期待。不論是國內外進修的結果,大多數盼得一個「教職」是最終目標。如今「僧多粥少」的大學老師工作出現高門檻,沒有真才實學,沒有家學淵源、人事背景,求職無門乃必然結果。當「高不成」時,要渠等「低就」又不願意,閒賦在家的遺憾,他(她)們的父母與之前輔導老師,是不是也該檢討,有沒有善盡「生涯規劃」指導的責任?

    至於「碩博士無用論」已經成為事實了,大家何苦浪費時間在其中?而一般公家機關動輒以「博碩士」人數做為素質的標準,濫竽充數的「在職進修」者有之,只看文憑不論學養者有之,現在是否也該改弦易轍了?因為錄用一個不學無術的博士,遠不如重用一個認真、踏實的大學生吧!



說得基本上並沒有錯,但是現實面上則有執行的困難。
尤其是最後一句。「遠不如重用一個認真、踏實的大學生吧!」
這句話可以無限延伸,「遠不如重用一個認真、踏實的五專生吧!高職生吧!XX生吧!」
那麼,為什麼不這麼做呢?
非不為也、實不能也。

即使是教師,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,有辦法嗎?沒有,為什麼?因為並非每一個教師都有「能力」去看穿學生的本質,知道學生的「材」為何,那麼更遑論「施教」了。
大部分的教師只能照著手冊與指南,得過且過把東西照本宣科。
正因為如此,「據說」、「號稱」有因材施教的孔子才被稱為至聖先師,不是嗎?

講回來,教師都沒辦法看穿學生的「材」了,請問企業裡的人事主管既沒有長時間相處、又與求職者(大部分)非親非故,他要如何知道誰是「認真、踏實的XX生」
答案是沒辦法,所以只能看這些求職者可以被怎麼分類。

就像教師自己都會把考試幾分到幾分的學生分為「優等生」、「劣等生」、「怪學生」等一樣。
人事主管當然也會依照求職者的學校、性別、工作經驗來將求職者劃分等級。
過去大學生人數稀少,因此「大學生」還算是個分類欄。而如今,大學生滿街都是的時候,怎麼辦?沒有鑑別的方法?那當然只有去看是「哪裡」的大學生了。或是把「博士」、「碩士」也拿來當作分類欄。

因此名校情節只會越來越嚴重,因為台灣的學歷已經沒有鑑別度、因此只好指望各個學校的「品牌」來鑑別了。
自然,如果政府還想把原有的名校品牌都搞爛,當LV與地攤雜牌的差別都沒人分得出來時,那麼買家只能祈求自己買的東西「其實」是好貨,而所有的學生要求職也都只能靠運氣、靠人脈、靠關係了。

如果當名校的品牌信用都消失的時候,還剩下什麼?混亂。
所以,至少,還要慶幸現在還有名校品牌的信用在?
悲哀啊…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mi 的頭像
    Umi

    且聽我瞎說~吾のたわ言を聞いてくれ~

    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