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之一)Anime 與Cartoon 、Animation 差別在哪裡?
在現代的日本文化裡,動漫畫已經是無法忽視的重要一環,就像日本文學、日本電影等文化產品一樣,動漫畫展現了各式各樣的日本文化。以文化消費的觀點來看,「動漫畫的消費」行動本身,也連結到「日本文化本身的消費」。
欲探討日本動漫畫的成功要素,從日本人論、日本文化的觀點觀察分析,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。要探討這個部份,就必須從「日本」這個國家的風土、人文、以及地理、歷史條件來整合。根據E.B.Tylor(1832-1917)對文化的定義;「從廣義的民族學觀點來看、文化、文明的總體,是社會構成分子─人們─可獲得的知識、信條、藝術、法律、道德、習慣、以及包涵其他各種能力與習慣的總體」。簡單來說,文化即是「固定地區、地域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、社會共通行動方式、生活樣式」。
如果要從日本文化的觀點來討論日本動漫畫產業的特徵、成功要因的話,對於日本社會的共通行動方式、生活樣式、習慣等「文化」要因也必須一併討論。
日本從七世紀以來,就不斷經由朝鮮半島接收中國文化,在日本,一直到明治時代,「漢學」都還飽受知識人推崇、文人以能直接書寫、閱讀中文為榮。十九世紀,日本實施新政、企圖「脫亞入歐」,如海綿一般不斷吸收近代西歐知識、制度、科學。
日本對外來文化的順應力、接受力,也表現在日本動漫畫作品裡。由house食品為主要贊助商的「世界名著系列」動畫,包括小公主、金銀島、小婦人、小公子、尋母三千里、湯姆歷險記等,一開始就有動畫外銷的打算,因此雖然製作人員全部都是日本人,卻沒有一個作品是以日本為主題。
這些世界童話、名著為原著的動畫,由於當初製作費用高昂,除了日本國內以外,韓國、台灣、菲律賓等東南亞以外,也在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等地放映。
不僅是日本、台灣、韓國,甚至在法國、英國、義大利等「西方童話」的發祥地,這些動畫作品也毫無困難的廣為流傳。會特別強調「毫無困難」、是因為,除了文本本身來自西方之外,動畫裡的建築物、服裝、交通工具、乃至於劇中角色的吃、穿、用度,都經過一番考究。務求貼近故事舞台的年代與情況。因此文化研究者岩淵才會強調,日本的這些次文化產品,因為產品內容的「去日本化」而更容易傳佈。
對外來文化接受度之高,也令日本的動漫畫題材更為豐富,例如,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著名少女漫畫「凡爾賽玫瑰」,以西洋吸血鬼為題材的「波之一族」、以但丁神曲為基礎發展的「惡魔人」,以希臘神話為題材衍生的「聖鬥士星史」等,這些膾炙人口的漫畫都不曾因為融入外來文化的要素、而在日本國內受到限制。
但是更進一步看,文化研究學者所謂的去日本化只是表象,即使以西方童話為題材,以西方面孔為人物,甚至一開始就瞄準了外銷市場的「世界名著系列卡通」,畢竟還是由日本人所製作,因此,在情節的安排,角色的內心描寫上,還是反應了日本的民族性、以及當時的社會性。
以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「小公主」改編的「小公主莎拉」(原文小公女セーラ )卡通為例。卡通裡的人物設定、情節編寫都和原著的「小公主」頗有差距。原來法蘭西斯.霍森.伯納特所撰寫的短篇小說裡,主角莎拉的性格是遠比同齡孩童還要成熟、冷靜、甚至是毒舌的。但是在卡通裡,莎拉被塑造成聖人君子一般、完美的「善」的表徵,善良、溫柔、忍耐、並且具有寬恕的美德。
另一方面,為了強調對立感,在原著裡只是愛諷刺人、耍一點小心機欺負人的拉維妮亞,被強化成與「莎拉」完全對立的「惡」,結黨排擠主角莎拉、甚至隱喻她能在暗地裡操控學院。
而這樣的安排其實呼應了當時日本的社會問題,也就是發生在學校裡的同儕排擠越來越嚴重,製作小組有意無意的,將當時的社會狀況反應到卡通作品裡,也引起更多視聽觀眾的共鳴。甚至有人表示主角被欺負的太可憐,幾乎看不下去。
另外,卡通「小公主」為了強調莎拉並非單打獨鬥,加強描繪她周圍的同伴群像。尤其是女僕蓓琪的戲份大為提昇,這樣的敘事手法也是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比較不會出現的。雖然卡通的「小公主莎拉」與兒童文學的「小公主」在基本的情節走向上是一致的,但是卡通裡的內容卻多了許多日本人的思想與文化。而正是這種看不見的「日本味」,區隔了日本的卡通與美國、歐洲的卡通。
這種看不見的日本味,經過各種作品的累積、傳承之後,形成了所謂的「日式卡通風格」,確立了另一種形式的卡通。現在,在西方世界裡,甚至為了日本卡通而造出「Anime」這個專有名詞,而與一般的「cartoon」、「animation」有所區分。
回過頭來,我們可以說,Anime和「cartoon」、「animation」的差別在於,由於文化的不同而造成表現手法的迥異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