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(之二)制限の中に最大の創出をする

日本受限於先天的地理條件,耕地面積不足、四面環海,一直以來、都算不上資源豐富物產豐饒的國家。也因此,造就了日本人的民族性中,「在有限裡創造最大利用價值」的特徵。


這份特徵表現在日本早期的動畫作品中,日本第一部國產電視動畫「原子小金剛」,在製作當時便因為製作經費有限、因此每秒使用畫片只有八張,在畫面動態表現上、可謂相當貧弱。但是為了在現有的資金環境裡製作出富有魅力的動畫作品,日本動畫使用大量的鏡頭與兼用背景的切換、攝影手法、靜止畫、以及聲優的演技來彌補畫面不足的缺點。

而這樣特殊的製作手法至今也成為日本動畫的一項特徵。而「聲優」在陪同日本動畫產業成長的同時,甚至還成長為一個獨特的市場。如今在日本書店裡,「聲優」相關的雜誌被獨立出來並排在動漫畫相關雜誌旁,聲優相關的大小活動也頻繁舉行。知名聲優的演唱會行頭甚至媲美一般歌星,在武道館等大型場地舉行。

 


(之三)メゾット(Method)と理論より肌で学ぶ

 

 

日本固有的「師徒傳承」、「職人氣質」等庶民文化,在動漫畫產業,尤其是漫畫界裡也相當明顯。

多數的日本漫畫家在正式出道前,多半從名漫畫家助手開始做起,除了學習畫漫畫的必須技能之外,最重要的是實地見習漫畫家如何孕育出作品的過程,包括靈感的收集、角色設定、世界觀構成、構思分鏡等。助手們也會拿自己的作品與漫畫家討論,因此徒弟的畫風、表現手法、作品的切入視點等也不免受到師傅的影響。

例如有名的「灌籃高手」作者井上雄彥,在出道前就曾經當過北条司(著名青年漫畫「城市獵人」作者)的助手,學習漫畫製作所必須的技術。兩位作者的畫風上、就看得出來有素描寫實派的相承。

又例如最近造成話題的「絕望老師」作者久米田康治,畫風簡潔、以「搞笑題材需從日常生活層面著手」為原則,這些特徵也影響到了他的弟子「旋風管家」作者畑健二郎的創作風格。

與其從理論與既定的規章來學習、不如直接以身體去感受。

尤其是文化創意的產品,理論只能從事後去歸納與整理,而無法以理論去製造創意。師父領進門,修行看個人。更是日本職人文化裡的共通瞭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mi 的頭像
    Umi

    且聽我瞎說~吾のたわ言を聞いてくれ~

    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