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s.wechatinchina.com/archives/26414
從友人的友人FB上看到的轉載文章,很有意思。
自己也留作備份,對中國的網路環境與輿論傾向並不是很清楚,十年前玩過一陣子同人貼吧,但對於過度狹隘、單一的文本解讀霸權不是很喜歡(其實就跟現在網路上的O吱或O蛆是同一套路)後來就不混了。
如果這篇文章「共青團如何扭轉了中國網路輿情?行銷、政治雄文,信息量很大。」所述為真,那中國網路生態在這10年間真的發展蓬勃,迅速的變化。
正如文章前頭摘要所提「短短幾年,中國輿論反轉。以大家熟知的「網軍」一詞稱之是不足夠的。這是一場扭轉國家輿情,改變兩岸網路交流態勢的案例」
「曾經把持輿論場的舊勢力,要麼龜縮海外,要麼鑽營淘寶,還有不少名字已經無法查找,空餘那句「發微博猶如皇帝上朝」的囈語,供新勢力嘲笑。
對於一個13年底才開通微博及微信公號,16年底才註冊知乎,17年初正式開始玩B站,接下來準備開通QQ空間的ID來說,共青團中央的成功范式頗為另類。」
小感想:諸情感(非理性)是有效的輿論壓制策略,只是手法巧致不同,共青團倒是從niconico與日本次文化上獲得非常多靈感,運用的越來越好,其實哪天共青團進駐FB的話,結構な見ものと思いますね。
友人A感想:看完覺得國民黨青年團果然是個笑話... 招喚腦殘粉人數輾壓是非論裡的概念
當老共自己使用TG(土共)這個詞,則貶意的傷害減小,變成一種接地氣的個性化暱稱...
這種由土轉夯的變化過程其實正是腦殘粉追求的~事實和道理不重要,看起來帥就好。
友人B感想:在FB這裡有相關團體,帝吧的人進駐;但我覺得實力有差,這些人比較像是文中的小粉紅團體,用來凝聚懟人力量的。
然後我猛然發現:「懟人力量」是個專有名詞,因為看大陸的文章常常自然忽略OR無視一些同音異字詞,自動劃成「繁簡轉換」的小失誤,但看起來並非如此,這裡說的「懟人」是回嘴反擊,也就是相近於台灣網路名詞「嘴砲」的意思,但嘴砲有自誇型嘴砲、捧人用嘴砲、貶人型嘴砲,這「懟人」卻是專門在網路上批評人、在網路上酸人、挖苦人的負面溝通專用詞。
呵!還真有趣。略做筆記。